官方微信
CNPC-online

健全完善贯通协同监督体系的实践

2025/09/12 信息来源:石油政工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华北油田公司党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公司“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加强专题研究和探索实践,积极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切实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监督保障。

深刻认识健全完善贯通协同监督体系的重大意义

当前,华北油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征程上,纪检系统发挥着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承担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职责,在新的使命感召下,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健全完善贯通协同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对于深入推进公司改革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健全完善贯通协同监督体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作为国有企业,华北油田公司党委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在监督体系中找准定位,以落实责任为关键,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优势,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贡献石油力量。

健全完善贯通协同监督体系,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集团公司党组印发《关于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将监督体系作为公司治理六大体系之一。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制定《关于健全完善监督体系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将监督要求嵌入业务流程、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赋能监督,推动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对接融合。华北油田公司党委围绕“打造千万吨当量综合能源公司”战略目标,明确年度“十大重点工程”,纪检系统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扎实推动公司中长期任务落实落地。

健全完善贯通协同监督体系,是推进依法合规治企的有效手段。集团公司党组把“坚持依法合规治企”确立为“四个坚持”兴企方略之一。当前,油田公司面临深化改革、转型调整面临的考验,要强化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的有效对接,不断整合配置监督资源,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实现监督前移、预防在先、标本兼治,持续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当前监督贯通融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华北油田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甚至抵制监督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部门对职责范围内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治理手段偏松偏软,发现问题与整改措施内容空泛、浮在表面,揭示本系统问题存在“好人主义”“护短”思想,追责问责不精准。

“第二道防线”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部门履行职能监督抓不住重点,不善于利用通报案例、共性问题举一反三、自我检视,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缺乏系统思维和统筹部署,一定程度上导致同类问题屡查屡有、边改边犯。

贯通监督合力凝聚不足。个别部门在贯通协同上发力不足,存在力量缺位、滞后等问题,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上缺少创新性举措,有的部门在执行落实集团公司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及实施细则过程中,处置问题线索经验不足。

建立“12345”贯通协同监督体系

2023年年初以来,华北油田公司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健全完善监督体系的工作部署,聚焦“打造千万吨当量综合能源公司”这一主线任务,以务实举措升级打造“12345”贯通协同监督体系。

搭建“一个平台”,即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在公司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公司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任组长、副组长,党办、财务、组织、企管、审计、宣传、群团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协助公司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体责任。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工作规则》,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逐个部门沟通对接、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加强议定事项考核评价,切实发挥平台作用,激活各监督主体的监督功能,为监督体系良性运转奠定坚实基础。

运用“两个系统”,即中国石油联合监督信息系统、华北油田自建综合监督系统。利用集团公司通用平台和自建系统,发挥“技防”作用,增强信息化监督效能。充分发挥中国石油联合监督信息系统的牵引作用,运用该系统在物资采购、招投标、油品销售、工程建设等业务领域的廉洁风险识别分析功能,将业务监督与在线监督有机结合,增强从业务数据异常波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防范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化技术,预警并阻断违规行为、防控各类风险,实现关键环节全天候实时监督。自主研发华北油田综合监督系统,高标准、系统性一体设计平台整体框架,设置“问题数据库、监督月报、履职清单、廉政档案、纪检干部信息库”五个模块,采取“一级建设、三级共用”的部署模式,打牢两级纪检机构纵向联动、机关部门横向联动基础,推动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多维度、立体式监督。

构建“三道防线”,即属地监督“第一道防线”、职能监督“第二道防线”、专职监督“第三道防线”。让监督寓于治理、监督保障治理,设置“三道防线”,把反腐败阵线前移,力争将绝大多数风险问题阻断并解决在业务一线。“第一道防线”由各基层单位承担,旨在发挥属地优势和关口作用,提升末端执行力,确保对所辖范围内的风险隐患知根知底,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后果发生概率。“第二道防线”由机关部门承担,党的工作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党内监督工作,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党委重点工作安排得到坚决贯彻执行;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领域风险防控工作,切实履行好业务管理和监督检查双重职责。“第三道防线”由纪检、巡察、审计部门承担,发挥专责作用,为前两道防线立起后墙、划好底线,并用独立、客观视角评估前两道防线效果,促进整体形成“三道防线”立体效果。

抓实“四化监督”,即常态化、规范化、精准化、前沿化监督。抓实常态化监督,紧紧围绕落实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任务,督促各单位、业务部门以问题为导向立项监督,将监督管理融入日常业务工作,形成常态化监督机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有效落实。推动派驻监督高效运行,落实“任务、问题、整改、评价”清单工作法,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抓实规范化监督,充分运用《纪检监督工作手册》,细化“不可为事项”清单,实现日常监督“一本通”,解决基层“不会监督”问题,推进监督向基层延伸;制定《日常监督工作规程》《专项监督工作规范》,有效促进基层纪检机构规范高效履职。抓实精准化监督,围绕公司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精心谋划、精准施治,建立“公司纪委+派出(包联)监督+属地单位纪委+职能部门”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将监督执纪问责贯穿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抓实前沿化监督,发挥员工群众前沿监督作用,发挥党支部纪检委员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纪检委员身份意识,明确履职监督内容,有力推动监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层治理;用好纪委书记“信访接待日”,充分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能动性,从群众访谈中发现问题线索、表象本源。

建立“五项机制”,即日常沟通、协作配合、成果共享、责任追究、考核评价机制。运用全周期管理理念及PDCA管理模式,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日常沟通机制,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会为主要形式,落实定期沟通会商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小组会议,形成“定期交流、分析问题、协调部署”的工作模式,实现监督信息互通、整体推进。协作配合机制,开展“1+N”协同联动监督,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配合,优化监督体系,减少重复监督,做到同时同向综合发力;深化“巡察+审计”模式,拓展巡察监督维度;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强化“室组、组组”协同;在监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专项整治、日常履职中进行专业互补,相互借力消除专业盲区。成果共享机制,以监督月报为载体,对“三道防线”日常监督工作开展、发现的典型突出问题、追责问责情况等监督信息进行共享;建立线索移交渠道,区分内部违规、经营投资、违纪违法问题移交相应职能部门处置,跟踪督办线索办理进度,防止一转了之、处置松软。责任追究机制,贯通衔接规纪法罪,依规依纪依法处置监督发现的问题。全面贯彻、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对标线索移交规则划清各类监督主体责任认定权限,由各专业部门、审计、纪检按管辖权限分别组织问题核查与责任认定,并将办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党风廉政建设指标考核、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组组长)履职考核、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加大对“第一道防线”的考核力度。聚焦“第二道防线”缺乏考核评价激励的实际,协调小组积极探索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监督闭环管理,推动职能监督责任有效落实。

华北油田公司党委将持续完善“12345”监督体系,压紧压实“三道防线”责任,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优化贯通协同机制,凝聚监督合力,推动各项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在贯通融合中持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张凯 祝高嵩 李沙白

编辑:杨子仪

责编:肖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