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栾奕
责编:肖程释
“电机温度降下来了!电流稳定,负荷回归正常!”8月20日,华北油田采油四厂廊坊作业区技术信息室技术员杨浩东盯着监控屏幕,长舒一口气。在他的精心照料下,3台因高负荷运行而“发高烧”的抽油机电机,如今平稳运转,轻快地挥舞着“臂膀”。
电机是油井的“心脏”。由于井筒结蜡、管杆偏磨以及工况变化等情况,生产运行中电机时常会超负荷运行。加上近期持续的高温,不仅影响设备寿命,而且让电能消耗居高不下。“就像人发高烧会浑身乏力,电机过热也会降低效率。”廊坊作业区技术信息室组长袁书霞说。为让电机健康运行,袁书霞带领技术团队展开了一场降温攻坚战。
安63-8井的电机曾因冲次过快导致耗电增加。技术团队诊断后,开出“减负处方”:调小冲次“放缓呼吸”,将泵径从44毫米降至38毫米“减轻负重”,将长开改为间开“安排轮休”。一周后,这台电机日均耗电量直降45%,温度回落到安全值。“这样不仅能省下电费,还延长了设备寿命。”技术员李经界说。类似的“调养”覆盖了38口井,累计省电7.5万千瓦时。
“治病”不仅要“退烧”,还要“治本”。安36-16井的电机功率不足,而安22-30井的电机却有“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技术团队大胆实施“换心术”——将两台电机互换。施工完成后,安36-16井日增油达1.2吨;安22-30井则“轻装上阵”,节约电量20%。
降温攻坚战不仅覆盖了油井电机还有注水泵电机。安28站2号注水泵因压力升高、配电柜电流超载导致频繁故障,注水量从每天155立方米跌至125立方米。技术团队将廊五计的高电流配电柜及电机“移植”过来,使注水量回升至155立方米,保障了油井稳定生产。
目前,作业区为所有电机装上了“智能手环”——温度传感器和电流监测系统。通过实时数据,技术员杨浩东发现务14-5井电机温度异常波动,经排查发现了轴承磨损的隐患,通过及时整改避免了非计划停机。作业区技术团队通过6个月精准高效的调整,设备“健康调理法”让每一台设备都成为“高效战士”。截至8月20日,作业区已有62台抽油机重焕活力,增油315吨,节约电力7.5万千瓦时。
通讯员:林小宁 隗静
编辑:栾奕
责编:肖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