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栾奕
责编:肖程释
“服务不是简单的微笑,而是设身处地的解决方案。”这句口头禅,是甘肃销售陇南分公司支旗加油站经理凌书霞的服务信条,更是她深耕“师带徒”工作的初心写照。作为油站经营管理的“领头羊”,她不仅扛起油站提质增效的重任,更以“好师傅”的身份,将多年一线积累的岗位技能与服务经验倾囊相授,让“传帮带”的暖流在油站每一个角落流淌。
把“实战经验”变成“成长阶梯”
没有复杂的理论,凌书霞的“课堂”就在油站现场。她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拆解成一个个可落地的实操模块,手把手教给每一位“徒弟”。
基础操作上,她会亲自示范加油枪持握角度、油枪复位技巧,避免油品滴漏。带着徒弟逐台检查加油机、油罐液位仪,讲解设备异常的判断要点,把“看不见的风险”讲成“摸得着的细节”。
服务沟通上,她纠正员工们的语气和语速,教大家从客户的车型、言谈中快速判断需求。对长途货车司机多提“休息区热水”、免费手机充电等增值服务;对家用车车主介绍促销活动、充值优惠、便捷支付等体验感好的服务内容,让优质服务不止于礼貌,更在于贴心和周到。
营销技巧上,遇到客户犹豫是否购买非油品时,她会现场示范沟通逻辑,“您车上的玻璃水快用完了吧?我们玻璃水最近在做活动,加油满260元可以免费领取一瓶!”。她用“场景化提问+实用推荐”的方式,把实战技巧拆解成可复制的步骤,让“徒弟们”现场感受和学习她积累的营销技巧。
让“师徒情”催生出“成长力”
“感谢师傅传道、授业、解惑!今年我顺利通过了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这份成绩里全是您的心血!”前庭主管贺艳飞的真挚答谢,是凌书霞“师带徒”成果的生动缩影。在支旗加油站,这样的“成长故事”一直在不断地发生着。
“徒弟”贺艳飞备考期间,凌书霞特意整理出技能鉴定考试范围内的各类视频课件和学习资料,利用班前会、午休时间,结合油站实际操作讲解难点。遇到设备原理类题目,还会拉着“徒弟”到加油机旁现场拆解,让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具象化。
新员工贾浩月刚上岗时怕跟客户沟通,凌书霞就带着她“跟岗学习”。自己接待客户时,让小贾站在旁边听,等小贾尝试开口,她就在一旁补位提醒,慢慢帮她建立信心。如今,贾浩月已经能独立完成从加油到营销非油商品的全流程服务。
使“技能传承”成为“发展合力”
在凌书霞的带领下,支旗加油站形成了“老带新、熟带生”的良性传帮带氛围。她带出来的“徒弟”,又会把学到的技能和经验传给新入职的员工,让师带徒、传帮带形成接力发展。
油站高峰期,师徒凌书霞值守现场,补位引导车辆。徒弟们则按照师傅传授的消高峰技能,专注高效服务,化解客户等待的焦躁情绪,师徒之间的默契配合,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遇到顾客异议或不满的情况,有经验的“徒弟”能快速借鉴师傅传授的处理方法,站在顾客的角度,先安抚情绪再提出合理化解决措施,让顾客存在的问题与不满迎刃而解。非油营销中,大家分享凌书霞的“客户分类沟通法”,针对顾客特征和现场能够捕捉到的信息,综合分析顾客的消费偏好,差异化推荐商品,让非油品销售额实现了超计划任务的稳定增长。
这份师徒间的技能传承,不仅让员工从“新手”快速成长为“能手”,更凝聚起油站的团队合力,成为攻坚提质增效、塑造优质服务形象的核心竞争力,让师带徒、传帮带的匠心精神在加油站销售一线持续焕发活力。
作者:张小斌
编辑:栾奕
责编:肖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