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CNPC-online

宁夏石化肖惠敏:在平凡中打造闪亮人生

2025/06/11 信息来源:宁夏石化
  


肖惠敏

宁夏石化维修中心管焊班班长



事迹简介



肖惠敏,59岁的他扎根在生产装置检维修一线38年,从普通管工成长为技术骨干,先后完成2200多项高难度带压堵漏任务,曾荣获塞上技能大师、自治区劳动模范、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并担任“肖惠敏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在宁夏石化,肖惠敏有个响当当的称号——“堵漏大王”。参加工作38年来,他扎根生产装置检维修一线,将带压堵漏技术练就成独门绝技。每当装置出现滴漏险情,他总是挺身而出,化险为夷;他总结的堵漏技法被广泛应用,为公司提质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肖惠敏的床头常备笔记本,深夜灵感乍现便立刻起身记录,次日付诸实践。他凭着这股钻研劲,从门外汉成长为管工特级技师,尤其精通3.8兆帕以上高压设备管线的带压堵漏,多次成功完成“急、难、险”任务。

堵漏工作常面临时间紧迫、工艺复杂、环境恶劣等诸多挑战。一次,在处理冷凝液管线泄漏时,肖惠敏改造胎具后爬上4米多高的管廊,管廊外寒风刺骨,而作业点却被超过100℃的高温蒸汽包围,经历“冰火两重天”的3天苦战,他终于将漏点封堵成功。

2016年国庆节,公司原水汽部突发泄漏,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装置全面停车。肖惠敏连夜下料、组对、焊接,制作合适的胎具。当时,现场蒸汽压力高达12兆帕、温度接近150℃,泵房里闷热得如同桑拿房,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肖惠敏穿戴好防护服,蜷缩在狭小的架板上,忍着高温熏蒸,汗如雨下地咬牙坚持工作8个小时。完成堵漏后,他腰酸腿麻,因严重脱水瘫坐在地上,当听到装置恢复平稳运行的好消息时,他欣慰地说:“值得!”

战无不胜的“拼命三郎”

在同事眼中,肖惠敏是战无不胜的“拼命三郎”。带压堵漏时蒸汽弥漫,防护镜上白茫茫一片,在他手上、脸上留下了烫伤疤痕,甚至左耳失聪。但在他心中,装置停产是不可容忍的事。多年来,只要他出现在堵漏现场,同事们就有了主心骨。

“我的一身技术是企业给的。”怀着这份感恩,在2015年公司成立“肖惠敏劳模创新工作室”后,他带领团队攻克难题、改进方法、发明工装,先后完成6个堵漏应用项目,取得16项创新成果,1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表8篇论文。2021年,这个工作室晋升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企业攻坚克难、创新创效、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38年间,肖惠敏与管道阀门为伴,累计完成2200余项高难度带压堵漏任务,带领工作室通过技术创新,创效超3000万元。59岁的肖惠敏,用忠诚、坚守和执着,深刻诠释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人生真谛。



来源:宁夏石化

编辑:姚婕娜

审核:肖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