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CNPC-online

长庆油田55载为国“加油争气” 破译“磨刀石”里的油气密码

2025/10/09 信息来源:中国石油报

国庆前夕,长庆油田油气生产再传捷报。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原油日产突破万吨大关,为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到10月12日,我国第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就将走过整整55个春秋。这一成果正是长庆油田深耕鄂尔多斯盆地、攻克“三低”世界级勘探开发难题收获的硕果。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属于国际上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油气藏,发现难、开发难,实现效益开发更是难上加难。几代长庆人大胆解放思想,突破认识禁区,用55载的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唤醒油气“聚宝盆”中沉睡亿万年的宝藏,向党和国家、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新时代能源答卷。

回顾长庆油田的油气开发历程,从低渗透油田起步,突破特低渗、再战超低渗、解放致密气,到实现页岩油规模有效开发,通过自主创新,攻克了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藏开发技术,逐渐把控了盆地油气资源开发的主动权。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已成功开发了50个油气田,其中油田36个、气田14个,形成了4个整装含油富集区和4个万亿立方米整装含气区带。近年来,长庆油田油气探明储量增幅约占全国的1/3,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顶梁柱”。

长庆油田的崛起,离不开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攻关。“黄土塬三维地震技术”穿透巨厚黄土层,精准捕捉地下油气信号;“体积压裂技术”在致密岩石中打通渗流通道,油气单井产量大幅提升;“智能化管理”实现“集中监控、无人值守”的新型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提升30%,员工总量保持稳定不增……长庆油田实现用科技破译“磨刀石”里的油气密码。

近年来,长庆油田大力推动从“多井低产”向“少井高产”转型,一方面保障油气供给,另一方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油气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在深耕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同时,着力拓展绿色发展版图,规模开发风、光、电、热等非化石能源,构建起多能互补的新能源发展格局。目前,油田年发绿电能力可达5.4亿千瓦时,可以满足1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记者:王炜 杜嘉 肖丹

编辑:姚婕娜

审核:肖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