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CNPC-online

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净化塔下的 “红色引擎”护航生产现场“安全链”

2025/09/12 信息来源: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

9月12日清晨六点半,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磨溪天然气净化厂的脱硫装置区已响起巡检的脚步声。党员庞增诚手里攥着磨得发亮的巡检记录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128台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作为党员突击队队长,这个习惯他保持了8年——从最初跟着老师傅学看压力表,到如今能通过智能系统预判设备隐患,他的成长轨迹,恰是厂党委“党建铸魂、生产扎根”理念的生动注脚。

从“暖心事”到“向心力”:红色根系扎进生产土壤

“党建工作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员工饭盒里的热乎气。”这是厂党委班子常挂在嘴边的话。近年来,他们把“我为员工办实事”清单变成“民心成绩单”:改造更衣室空调时,党员带头爬吊顶布管线;建电动汽车充电桩时,支部书记带着电工连续加班三天;开设“健康小屋”,退休老党员主动来当理疗志愿者……56件实事落地的背后,是“书记谈心日”里记下的员工建议,是“码上解决”平台48小时内的响应机制。

年度员工满意度98.6%的数字背后,藏着更动人的细节:员工自发制作的“党员办实事”手账在班组传阅,年轻员工在入党申请书里写“想成为那个给大家撑伞的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用行动为同事遮风挡雨。”红色根系深扎,结出的是上下同心的果实。

从“技术岗”到“先锋旗”:党性淬炼锻造攻坚铁军

“脱硫塔压力异常,启动应急预案!”凌晨两点,对讲机里的指令让值班员工何波瞬间清醒。他抓起手电筒就往装置区跑,身后跟着党员突击队的5名队员。10分钟内,参数调整、流程切换、应急汇报一气呵成——这场教科书级的处置,源于他们每周一次的“实战推演”。

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胡勇的工具箱里,有个特别的笔记本:第一页是入党誓词,后面记着“低温克劳工艺优化”的12版方案。这个带领团队年省百万成本的老党员,带徒弟有个规矩:“笔记必须比我厚,问题必须比我多,改进必须比我快”。如今,厂里“老带新”结对的47对师徒中,39对是党员带青年、党员带群众,红色技艺正在接力传承。

从“党建链”到“安全网”:融合密码解锁绿色效能

“300万酸水分离器区域微量泄漏!”智能巡检系统的警报声打破了凌晨的寂静。夜班巡检人员王中虎盯着屏幕上的红色预警,手指在“智慧党建+安全生产”平台上快速操作——3分钟后,检修队党员带着工具赶到现场,10分钟处置完毕。

这个场景,是厂党委“三维立体”安全管控体系的日常写照。他们把支部建在一线班组上,6个“党员责任区”像6道安全阀。净化装置区的“双负责人制”,让厂党委委员和支部书记每周一起现场“巡检问诊”。更巧妙的是“党建协作区”的破圈效应,与上下游兄弟单位党委联合开展“安全联查”,发现3处安全隐患;和设备供应商党员技术骨干共建“故障数据库”,让维修效率提升30%。数据不会说谎:智能化控制系统让净化效率提升8%,硫磺回收率99.8%的背后,是无数次党员带头的技术革新,是365天不间断的党员责任岗值守。

作者:岳泓成 袁野

编辑:杨子仪

责编:肖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