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渤海装备研究院党委表彰了2024年度3个“党员示范岗”和3个“先进党员责任区”,以系统化机制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为技术创新注入红色动能。
设岗划区亮身份,构建责任全面覆盖网络。研究院以“一人一岗、区域包干”为原则,根据科研岗位特性与部室职能划定责任单元,以党员个人为主体创建示范岗,在科研、管理等关键岗位亮明身份;以部室、项目组为单元划定责任区,按“业务类型+责任内容”命名,并悬挂公示牌明确责任主体。目前已在科技研发全流程创建示范岗7个、责任区7个,实现“关键岗位有党员、重点区域全覆盖”,让党员责任在科研一线可视化,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融入中心勤履职,清单管理推动责任落地。围绕“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四维标准,研究院为党员示范岗制定量化考评清单:在政治素质方面,要求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带头践行“两个维护”,以扛起能源装备职责使命的担当融入中心工作,主动响应中央和上级战略要求;岗位技能上,以服务科研生产为核心,熟练掌握运用专业技术并持续创新创效;工作业绩聚焦科研任务完成率与成果转化;群众评价强调廉洁从业与服务意识。各责任区同步建立“党建+业务”双清单,确保党建与科研任务同部署、同落实。
立项攻关解难题,党员带头突破技术瓶颈。党员示范岗成员在核心技术攻坚中主动担纲:一级工程师赵波担任“低温抗酸管”项目长,针对高壁厚低温焊材匹配性差、焊缝低温冲击韧性不足的行业难题,创新性提出和设计了超声振动埋弧焊工艺及装置,相关技术获专利授权并创收144万元;张利宾针对执行器可靠性不足的难题,优化了防扭、润滑和密封装置,强化连接件强度,成果通过“国际先进水平”鉴定。党员责任区则以团队协作破解行业难题:输送装备试验室责任区开展新业务“氢气环境慢拉伸试验”时,面临试验技术新、操作难度大等挑战,党员发挥带头作用,连续奋战3个月,完成大量试验支撑国家标准制定。
优化考评创实效,动态机制激发攻坚活力。研究院实行“年度考评+动态调整”机制保障创岗建区实效:党员示范岗需从年度民主评议“优秀”党员中产生,经支部评选、全院公示后授牌;责任区实行“动态调整+量化考评”,根据科研进展与党员岗位变动及时优化责任分工,确保先进典型在科研攻关中切实发挥先锋作用。先进责任区如智能控制党员责任区完成5项技术服务并获渤海装备科技进步三等奖。井下工具党员责任区研发的破岩工具使机械钻速提升28%-38%,两年内累计创收2400万元,实现关键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此次创岗建区通过精准设岗、重点划区、清单管理、协同攻关、激活机制、科学考评,推动党员在科技研发中亮身份、扛责任、破难题,为研究院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作者:张丽娜
编辑:杨子仪
责编:肖程释